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发布时间:2024-04-02 11:47:37

  1. 内科护理学的内容是什么?
  2. 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在护理学导论第几章
  3. 内科护理的图书目录

一、内科护理学的内容是什么?

第1—8讲 呼吸系统疾病

第9—16讲 循环系统疾病

第17—26讲 消化系统疾病

第27—30讲 泌尿系统疾病

第31—34讲 血液系统疾病

第35—38讲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39—42讲 结缔组织疾病

第43—66讲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

二、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在护理学导论第几章

第三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及知识体系

一、护理学的任务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1978年who指出:“护士作为护理的专业工作者,其唯的任 务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帮助健康人促进健康”。 护士需要帮助人类解决以下四个与健康有关的问题:

(一)减轻痛苦

减轻个体痛苦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掌握并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处于疾病状态的个体解除身心痛苦。

(二)恢复健康

护士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已经出现健康问题的护理对象解决健康问题,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水平。

(三)维持健康

护士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活动帮助护理对象减少或消除有碍健康的因素,避免或延迟疾病发生,防止疾病恶化,减少残疾,促进康复,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四)促进健康

护士通过卫生宣教等活动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取在维持或增进健康时所需要的知识及资源,其目标是帮助人们维持最佳健康水平或健康状态。

护理的目标是在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权利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护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护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面向家庭、面向社区,最终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

二护理学的范畴

(一)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其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如排泄护理病情观察、临终关怀基本护理技能操作等。

2.专科护理以护理学及 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专科病人的特点和诊疗要求,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如各专科病人的护理、急救护理、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等。

(二)社区护理

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促进健康、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减少残障等服务,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护理管理

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护理教育

以护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护理教育包括基础护理教育、毕业后护理教育和继续护理教育三大类。基础护理教育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三个层次;毕业后护理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及规范化岗位培训教育;继续护理教育是对从事护理实践的人员提供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目标的终身性的教育。

(五)护理科研

护理科研是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科学的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从而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术的发展。

三、护理工作方式

(一)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是由专人负责实施的个体化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位病人。适用于危重病人护理和临床教学需要。优点是:护士职责明确;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能全面掌握病人情况;护士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其成就感。缺点是:耗费人力;缺乏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护士只能在班负责,不能实施连续性护理。

(二)功能制护理

功能制护理是以日常工作任务为中心分配工作的一种集权式护理工作方式,以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例如“办公室护士”、治疗护士”、“巡回护士”等。优点是:分工明确,易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缺点是:工作机械重复;服务片面,病人得不到完整连续的护理。

(三)小组制护理

小组制护理以分组的形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小组由7-8名不同级别的护土组成,由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安排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共同完成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每组分管10-15位病人。优点是: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利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各级护士的作用;基本能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缺点是: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对减弱,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磨合与沟通;需要较多的护理人员。

(四)责任制护理

责任制护理是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由一名责任护士对病人住院期间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护理。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责任护士不在岗时,由辅助护士按责任护士制订的计划为病人实施护理。优点是:护士责任明确,自主性增强;能够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性的护理服务。缺点是:文字记录、书写任务较多,造成人力的消耗;要求护士24小时对病人全面负责难以实现。

(五)系统化整体护理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方式。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对护理方式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护,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标。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优点是:护士的责任感加强,病人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标准化护理表格,减少了护士用于文字工作的时间。缺点是:需要较多的人力,且对护士的知识构架有较高的要求;规范各种表格和制订标准计划有难度。

四、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护理专业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稳定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一)基础知识

1.医学基础知识如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学等。

2.自然科学知识如生物学 、物理学、化学等。

3.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如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

4.其他知识如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 、统计学等。

(二)护理专业知识

1.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如护理学 导论、护理学基础等。

2.临床专科护理知识包括各 专科护理的理论及技术,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

3.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如社区护理、学校卫生护理等。

4.护理管理、教育及科研方面的知识如护理教育 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护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护理科研的深人而不记断地调整、发展、丰富及完善。

三、内科护理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一、内科护理学的范围与内容

二、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与疾病的分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求与目标

第2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二、咯血

三、胸痛

四、肺源性呼吸困难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六节肺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七节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九节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十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体位引流术

二、胸腔穿刺术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第3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水肿

三、心前区疼痛

四、心悸

五、晕厥

第二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急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一、危险因素及临床类型

二、心绞痛

三、心肌梗死

第七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心电监护

二、心脏电复律

三、人工心脏起搏

四、心血管病介入性诊疗技术

第4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恶心与呕吐

二、腹痛

三、腹泻

第二节 胃炎患者的护理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腹腔穿刺术

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

三、结肠镜检查术

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

第5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肾性水肿

二、肾性高血压

三、尿量异常

四、尿路刺激征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透析疗法

二、肾脏移植

第6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贫血

二、出血

三、继发感染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六节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七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骨髓穿刺术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7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消瘦

二、肥胖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8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二、皮肤损害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9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头痛

二、感觉障碍

三、瘫痪

四、昏迷

第二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脑梗死

三、脑出血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四节 癫痢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腰椎穿刺术

二、高压氧仓治疗

第10章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概论

一、感染与免疫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四、传染病的预防

五、传染病的护理特点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护理

附2:甲型hn流感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治疗及护理措施

第七传染病区的护理管理与隔离技术

一、传染病区的设置要求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

二、传染病区的隔离技术

实训

实训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二、内容与方法

三、作业

实训2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二、内容与方法

三、作业

实训3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体位引流术

二、胸腔穿刺术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

实训4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三、作业

实训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二、内容与方法

三、作业

实训6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心电监护

二、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三、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四、心血管介入诊疗术

实训7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二、内容与方法

三、作业

实训8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一、目的

……

附录a 《内科护理》学时分配

附录b 传染病常用物品清毒方法

参考文献